上海新房春节7天仅成交18套,寒冬来了?业内人士预测“小阳春”可能很快就会出现-观点
今年春节假期,上海新房成交仅18套,罕见遇冷。业内人士分析,这是由多种因素叠加造成,并不能全面反映楼市真实情况。人们对于兔年市场的预期并未降低,在全国房地产政策暖风频吹的背景下,今年上海楼市“小阳春”可能提前到来。
【资料图】
01
罕见遇冷,如何解读
数据显示,今年春节七天假期,上海网签成交18套新房,相比去年春节的999套,急剧减少。成交面积共1734平方米,而去年同期超过了10万平方米。如何看待这一罕见现象?
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认为,这是由几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。第一,春节一直是楼市的传统淡季,今年春节,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,有很多人返乡或出游,注意力不在购房上。
第二,当下的新房是集中供应的方式,目前市场上的新盘主要是去年第八批次集中供应的房源,该批房源大多数已在假期前认购完毕。
第三,新房供应较充足,购房者选择余地大,并不急于一时。
第四,由于网签是购房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,具有一定滞后性,并不能全面反映真实成交情况。
02
市场回暖,有迹可循
实际上,短暂的“低气压”并没有降低人们对市场的预期。在二手房市场,春节过后,购房需求正逐步恢复。
浦东新区源深路上的中介门店经理金晓云告诉记者,许多去年一直在观望的购房者,节后已经主动联系中介要求看房。同时,部分房东对市场的预期也比年前更加乐观,议价空间略有收窄。
新房方面,大年初八,诞生了兔年首个触发积分的楼盘:前滩海德壹号,入围分超过100分,足见新房市场热度不减。
最新出炉的月度数据显示,上海一月份新房扎实起步,成交96.4万平方米。卢文曦认为,去年第八批次集中供应的房源中仅剩八个楼盘没有开盘,预计新一批次的供应会尽早亮相,带动“小阳春”行情提前兑现。
“上海新房的月销售数据,通常是在80到110万平方米之间,一月份的数据表现属于中位偏高,也是能提振市场上的一些信心。预计这个月,今年第一批集中供应房源就会推出,可能在本月中下旬,认购、签约等就开始进行,原本三月份开始是市场的‘小阳春’,今年可能提前半个月左右。”他告诉记者。
03
楼市利好,持续释放
开年以来,在全国范围内,房地产政策端频吹暖风。
先是中央重申,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,再有央行、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,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城市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,包括厦门、郑州、南宁、福州、太原等省会城市,多地首套房贷利率迈入“3”时代。
过去一年多历经挑战的房地产市场,努力以崭新的面貌开启2023年。多地召开稳经济会议及住建工作会议,把稳定房地产投资、提振住房消费纳入新一年的经济发展框架中,房地产在稳增长中的作用更加凸显。
就上海来看,《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》中提出:“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”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,这些利好消息都将进一步提振购房者信心。“上海在这次经济提振的一系列措施中,对住房消费提出了全面的、总纲性的一些提法。今年,包括上海在内的各个城市,把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,尤其是激活购房消费,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,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活跃。”
-本文完-
版权声明: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
标签: